close

記得第一次吃到紡錘麵包是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前往德國找姊姊時吃到的,這種外皮有點脆、硬,裡面卻有嚼勁的麵包並不受我的青睞,因為在臺灣的麵包大部分都是鬆軟、有內餡(不是蔥花、草莓醬、不然就是紅豆、花生粉...),所以在德國時,若我要選擇自己早餐的麵包,往往選擇一種叫做「beliner」的麵包,其實就是德國的甜甜圈,但它不是圈圈狀,而是圓圓的、炸過、裡面包草莓果醬,為何叫「Beliner」呢?德文發音起來還算可愛,但知道典故後,會帶有一種歷史的哀愁,「Belin」就是「柏林」的德文寫法,中間夾果醬就彷彿代表「東、西柏林」(1961年起修築的柏林圍牆將西柏林完全與其相鄰的東德和東柏林地區隔絕開來,直到冷戰結束,柏林圍牆被拆毀為止...)。不知道是年紀不同,心境也不同嗎?現在讓我會想念的,竟然是這種簡簡單單、實實在在、純樸、不浮華、不精工,卻是真心真味盡在其中的「紡錘麵包」。

食材:

一、高筋麵粉200公克

二、鹽2公克

三、酵母粉3公克

四、水132公克

開始動手作囉

步驟一:高筋麵粉、鹽、酵母粉放置在鋼盆中,攪拌、混合。

麵包1  

步驟二:將開水加入。

麵2  

步驟三:用飯匙攪拌成一團(把自己想成攪拌的機器就對...用人力代替機器,回歸原來純樸的生活)

麵3  

麵4  

步驟四:成團後,將麵團放在流裡台上,開始揉麵團(腳站弓箭步,前後拉..),這個動作可以讓麵團出筋(沒錯,麵團會有筋性就是要開這樣的動作,口感才會好喔)。到什麼程度呢?麵團不沾手左右就可以。

附註:可以在流裡台上先撒一些高筋麵粉,避免過於沾黏。

麵6

步驟五:將不沾黏的麵團開始作摔麵團的動作,摔45下(分解圖如下),記得力道要越來越小,不能摔太多下,不然麵團水分會喪失喔!(分解動作不清楚,可以參考山型土司作法,裡面有較為完整的圖說)

越摔,麵團會越來越有光澤。

麵7   

麵8  

麵9  

步驟五:將摔好的麵團,整形如下。

麵10  

步驟六:放入鋼盆作發酵動作。

麵11  

步驟七:用保鮮膜封住(避免發酵過程,麵團水分蒸發)。

麵12  

步驟八:發酵至1.5倍或2倍大即可(跟天氣溫度有關,如果溫度低,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發酵)。

麵13  

步驟九:用飯匙從底部將麵團拿起,儘量不要破壞麵團的形狀。

麵14  

步驟十:拿起來的麵團充滿發酵的氣。

麵15  

步驟十一:麵包的氣體輕輕壓出,這樣烤出來的麵包才不會洞很大。

面16  

步驟十二:將麵團再次滾圓放入鋼盆,並蓋上濕布(不要碰到麵團喔),開始醒麵團,放置十分鐘。

麵17  

 

步驟十三:醒好的麵團,整形成長條橢圓狀,再次發酵,放置約半小時。

 

麵18  

步驟十四:將發酵好的麵團,用刀子在上面輕劃一刀。

麵19  

麵19-1  

步驟十五:在麵團上面噴水(一點即可,不用太多)。

麵20  

步驟十六:將少許高筋麵粉撒在上面。送烤箱(用220度,烤25分鐘)

麵21  

步驟十七:完成囉。

麵22  

步驟十八:切片。

紡垂完成  

後記:

這種紡錘麵包,配蜂蜜吃,非常好吃。

當然也可以加上大蒜醬。

昨天看新聞,今年大蒜價格低,蒜農難過,請大家買蒜,來作大蒜醬(下次動手作,又有題材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tingl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